上海16区未来产业简评⑥嘉定区:“国家队回嘉”蓄势亟需未来产业新地标
(编注:该文为澎湃科技与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抢占未来产业”系列报道之一,原文首发于澎湃新闻)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自2022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后,上海各区县也在快马加鞭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托于现有基础,那么各区县都具有哪些先行优势,又存在哪些有待加强的短板,本篇以上海嘉定区为例,剖析该区在发展未来产业的强与弱,以及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
有人说,上海汽车的历史进程,是近代中国汽车发展的缩影,而嘉定无疑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嘉定也从上海郊区、一座江南古城一跃成为上海制造业中流砥柱、经济蕞强郊区。伴随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国家队”科研院所科创效应的释放,嘉定成功入选上海科创中心重要功能承载区,成为上海六大科创中心承载区中唯一的郊区,开启了科创转型的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嘉定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区到制造强区再到引领未来制造与创新的蜕变,再塑一个媲美“汽车嘉定”的新品牌?是嘉定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应该着重思考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图片《嘉定汽车城》 卢伟明 摄影
嘉定区是上海经济蕞强郊区,也是仅次于浦东的制造业强区,202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上海市第四,达到270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2.9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00.1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27.2%;在细分领域,生物和新能源领域同比分别增长19.1%和7.0%,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同比增长14.2%。而早在60年前的1958年,嘉定就被确定为上海科学卫星城,“科创基因”根植于城市发展,嘉定也是上海六大科创中心承载区中唯一的郊区,这些都为嘉定区布局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1、前瞻谋划,千亿级特色硬核产业加快集聚
嘉定在上海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显示度极高的特殊存在。因车而兴的嘉定,也意识到“一业独大”的隐患,加快在高端产业布局,明确培育极具嘉定特色,具有极强显示度和未来前景的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三个千亿级新动能产业,智能机器人、北斗、新材料等硬核科技领域均有布局,联影医疗、新时达机器人、司南卫星导航、捷氢科技、矽杰微电子、君赛生物等一批优质创新型企业在嘉定孵化成长。
在产业载体方面,嘉定拥有11个产业园区,平均产出率远超全市标准,嘉定工业园区综合排名位居全上海市第五;嘉定氢能港、汽车新能港和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获批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并打造涵盖三大千亿级产业、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总部及文创等领域的16个区级特色产业园区。
在企业主体能级方面,嘉定区企业硬核创新实力突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5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二;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83家,居全市第三;拥有民营企业总部46家,A股上市企业31家,均位居全上海市第三;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中,嘉定有8家企业入选,2023年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中,嘉定有11家企业入选。在生物医药、AI、先进材料、氢能等领域崛起了一批代表性的企业等等。
作为老牌科技城,嘉定科技创新实力不容忽视,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5%,超过上海平均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92.66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增加值比重位列全市头部;企业专利申请量超万件,有效发明专利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上海新发布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嘉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头部,平均每企业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三,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人才资源方面,嘉定有高层次人才180多名,科研人员超过2万名,全区各类人才超过38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撑。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嘉定现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共计57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19家(其中国家级4家)、众创空间8家(其中国家级1家),为未来技术落地孵化,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上海市营商环境考核,嘉定区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考评获全市头部。
3、“国家队回嘉”,助力产业创新转型
作为曾经的“上海科学卫星城”,一批极具科研实力的国家科研机构曾在嘉定落户,但后因各种因素出走。如今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嘉定全新规划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国家队”“回嘉”。
如今,嘉定已形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等 “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七所高校的集聚规模,还有汽车风洞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市级研发平台,拥有可对外开放的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超过93个,建设了国内首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首台国产化质子治疗装置,为新兴产业企业在内的各类制造业、科技研发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对接、产品试验、检验测试等服务,这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2年全区校地、院地合作科技园总产出超500亿元。据统计,科研院所在嘉定孵化落地的科技企业超过40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也落户嘉定,必将推动大量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在嘉定落地产业化,同时也为嘉定科技创新提供顶级智力支持。
凭借科研院所以及硬核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嘉定在未来产业已经抢先布局。在汽车“新四化”和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超前布局背景下,嘉定在未来智能和未来能源领域先行一步,同时在未来空天、未来材料方向也有一定布局。
未来智能领域,嘉定拥有国内头部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开创全国先例划定了开放测试道路,颁发了全国首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吸引了大量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驾驶企业入驻,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以及国内的百度、小马、滴滴、享道出行、autox、地平线等企业纷纷涌入;扩展现实(XR)作为元宇宙的重要领域也成为嘉定发展重点,成立上海市嘉定元宇宙产业促进会,唯师网络科技、棱镜全息科技等相关企业已经落户。此外,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技术等领域均需要海量的传感芯片支撑,手握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这一“王牌”也必将吸引大量传感器芯片企业集聚。
新型储能领域,氢能无疑是嘉定发展的重点,其所打造的市级特色园区——嘉定氢能港已经具有较强知名度,氢燃料电池首先要依靠汽车示范应用带动产业链发展,而嘉定凭借上汽的资源和同济大学的技术,引育了一批氢燃料电池知名企业,重塑科技、捷氢科技已经处于全国头部梯队,氢枫能源发布全球首台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上海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服务平台相继落户,初步形成覆盖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制造、测试及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此外,蔚来在嘉定成立锂电池实验室,上海硅酸盐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强研发实力,都将在未来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嘉定因“地上跑”的汽车闻名,其实“天上飞”的也历史悠久,这也成就其在未来空间领域亦有布局。我国头部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播放设备由位于嘉定的上海科学仪器厂生产,其现已更名为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是我国蕞早从事航天产品研制,集研究、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环模试验为一体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如今嘉定再度和卫星事业结缘,我国首个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翔云”的首发星被命名为“嘉定一号”,由落户嘉定南翔的欧科微航天科技自主研发。
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未来新赛道,是嘉定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重要分支领域,正全力打造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拥有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东方肝胆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临床科研机构,君赛生物、植生优谷生物技术、合森生物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快速成长。
未来材料正是上海硅酸盐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单位的优势所在,其在锂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碳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研发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尽管嘉定区在未来产业布局、产业硬核实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上海各区中亦名列前茅。但是在创新方面,与浦东、闵行等区相比创新资源及其转化还有待加强,创新的活力和氛围还有待加强,产业的尖端硬核实力还需要再提升。
尽管嘉定一直在布局新兴领域、新兴动能,但总体上新兴领域的产业规模还不高,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集群在百亿规模徘徊,大家对嘉定的产业认知依然更多停留在“汽车城”的层面,在全市特色产业园区的布局中嘉定相对也比较少,当然,嘉定的汽车肯定是不能放弃的优势领域,但是需继续升级、不断地创新蝶变,引领未来。同时,嘉定区在总体经济实力、制造业规模实力方面与周边的昆山还有一定差距,新城的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也相对弱于昆山经开区。
2、未来产业培育的软硬环境仍需优化
相比较新经济和未来产业对于区域整体生态和环境的要求来看,嘉定在交通环境、城区形象品质、生活品质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诸多区域仍然是传统工业区形态,对于高端科研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高品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服务亟需进一步增加供给,城市形象需要加快提升。未来产业诸多硬核技术瓶颈突破和新思路产生,也许需要科研人员相互之间灵感迸发、火花碰撞,但嘉定缺少科技创新集聚的“核爆点”,为科研人员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嘉定作为制造业大区,其可供开发的增量产业用地已经极为有限,只能向存量求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下,嘉定也经历了大量低效开发、蔓延建设的阶段,造成低效用地过度分散、产权关系复杂、业主待价而沽、腾笼换鸟难度大。此外,伴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仍将有大量传统零部件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如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为未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成为嘉定面临的难题。同时,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成本也在上升,与上海周边区域相比,处于比较劣势。
嘉定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目标愿景已经描绘,基于“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延伸辐射的产业升级方向也已明确,未来要找准路径、做出特色、树立标杆,向未来能源、未来智能、未来健康领域延伸拓展升级,塑造未来产业发展优势。
1、聚焦优势延伸,布局特色未来产业
优势产业是发展的硬实力,是一个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关键,嘉定基于三大千亿级产业所发展的未来新产业极符合嘉定特色。下一步要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如氢能领域,要重点扶持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着力布局氢储运核心技术;未来健康领域,要加大力度支持合成生物等新技术研发,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研发商业化技术产品;未来智能领域,要发挥企业作用,重点布局视觉识别智能算法以及XR相关技术,智能传感器领域可择机布局制造及代工环节。
提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质效,对于嘉定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嘉定区可以引入专业TTO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通过专业服务机构搭建企业与科研人员有效沟通桥梁,帮助企业将技术产品具体需求方向凝练、细化、分解,解决“企业不能把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科学家也很难从企业中把问题提炼出来”难题。促进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面向未来产业领域的创新联合体。
结合嘉定新城建设,布局新的产业创新载体,形成有标识度的未来产业承载区域。一方面,可以考虑优势园区向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方向努力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些细分方向上,结合原有的零散工业园区,打造未来产业的孵化加速园,完善适应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布局未来工厂等示范应用场景,成为创新型企业的“试验场”,推动未来产业加速成长,壮大嘉定新兴动能发展的潜力空间。
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对于吸引科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中心城区,嘉定需要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形象,重点选择低效用地区域,按照嘉定新城规划要求,进行业态调整,高标准建设商业、休闲等功能业态,植入绿地、公园、共享办公、咖吧书院等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为年轻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同时,也要优化软环境生态,提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品质,提供低成本、多元化、高品质的居住服务,吸引、留住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作者李光辉 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远鹏集团携行业尖端技术产品亮相2023SNEC光伏展
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表彰大会召开
美乐家(中国)荣获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及智能工厂称号
妙可蓝多餐饮工业系列产品亮相中国国际焙烤展 展示奶酪+创新发展趋势
第五届中国整理师大会在上海举行
李佳琦:期待传递正向主播职业观 建立更多信任感
康明斯全新8.5升及10升发动机问世 与行业协会携手发布《报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