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上海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
我国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
大兴机场投运以来完成旅客吞吐量超...
我国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构建新增长点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支付全国首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
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
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发现173种矿产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
我国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
大兴机场投运以来完成旅客吞吐量超...
我国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构建新增长点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支付全国首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
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
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发现173种矿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28
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头部;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近日,在首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述数据。
上海以制造业为实体经济主战场,2017年率先发布 “实体经济50条”,2018年以来实施两轮打响 “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形势,上海瞄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推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2021年总规模1.27万亿元。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约占全国25%,集聚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了全国40%的集成电路人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700亿元,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国1/5,创新药占全国1/4;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6亿元,产业人才占全国1/3,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加快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2021年六大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87万亿元。
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上海发布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行动方案,面向未来5年,拓展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培育增长新动能。绿色低碳,加快培育绿色企业、零碳示范工厂、绿色产业链,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元宇宙,实施产业高地建设、数字业态升级、模式融合赋能、创新生态培育四大行动,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智能终端,打造一批具有上海标识度的智能终端品牌,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同时,面向未来5-10年构筑产业发展优势布局。
10年来,上海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创新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头部驱动力。
大国重器竞相涌现。一批重大成果引领上海制造高度,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ARJ21支线客机商业运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坞内起浮,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等国际领先船舶相继推出,国家重型燃气轮机试验基地启动建设,世界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正式投运。上海还深度参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战略。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国家级95家、市级713家、区级1600余家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5%。创建8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推动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落地。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6%,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市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40万元/人,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平方公里,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上海市规上工业用能总量十年来累计下降526万吨标准煤,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2%、碳排放下降50%以上,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
产业链韧性显著增强。持续推进 “补链固链强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协同长三角建立跨省工作机制,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围绕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装备、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形成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
10年来,上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
据悉,上海建设了60家智能工厂,打造5家灯塔工厂,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0个;上海机器人密度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两倍多;形成26个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打造3.5万个工业APP、150万个数据集、5500个工业算法,带动20万中小企业上平台,推动一批 “5G+AI+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此外,上海还形成30家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和7家千亿级电商平台。张江在线、长阳秀带、虹桥之源等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引进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总部落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1.3万亿元。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挂牌超过100个,合作 “数商”超过500家;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跨境流动操作指引和正面清单。
10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
产业投资持续扩大,上海市近5年累计建设30多个100亿级以上、250多个10亿级以上项目,连续三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90个,总投资约1.5万亿元。
企业梯队加快成长。五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 “链主”企业。中小企业加快提升专业化能力,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6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262家,市级 “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942家。
企业服务不断完善。上海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连续两年综合排名头部。创新设立市企业服务云,实现7x24小时线上帮办;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专员机制,6200名服务专员覆盖10万家中小企业。促进产业、科技和金融良性循环,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落户;推动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记者 马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协同发力 做好“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广西崇左:“中国糖都”的甜蜜变化
细数中国能源的两个“蕞”和八个“头部”
厚植优质营商环境“土壤”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地方稳经济举措接续发力 效能不断释放
智能制造稳步向前 为制造强国建设积蓄能量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 “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