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厂房出租信息 > 正文内容

闵行这个地方打造“重量级”发展共同体汇聚航天、航空、船舶等“大国重器”

admin2个月前 (09-21)上海厂房出租信息17

  近日,闵行莘庄工业区举行产业集群党建暨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发布活动,宣布成立一个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汇聚了航空、船舶、电气、仪电等“大国重器”单位,今后将集结经济发展多主体,携手推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在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央企国企领跑、机制保障助跑、助力企业伴跑,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竞争新优势。

  据介绍,莘庄工业区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由9家单位共同发起,并采用轮值主席制,轮值主席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轮值主席”,探索共享资源、共建阵地、共育人才。发展共同体将借助龙头企业的技术储备与规模优势,推动园区内更多的创新企业成果落地,链接更多的创新项目市场转化,打造“国之重器”优势产业创新高地,释放更强大的产业集群动

  “制造业是闵行的‘立区之本’‘兴区之器’‘强区之基’。”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在现场表示,长期以来,闵行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四大金刚”“五朵金花”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璀璨印迹,航天城至今仍饱含着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航天、航空、船舶、电气等“大国重器”纷纷扎根闵行,推动闵行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新成立的发展共同体,要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带动作用,持续完善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大学、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人才高密度、高效率有机融合,努力形成共生、内生、共融的科技创新生态”。

  据介绍,莘庄工业区深耕制造业27年,目前已入驻各类研发机构106家,拥有专精特新企业111家,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功申报多个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在其发展过程中,上海航天、中船重工、上海电气、上海仪电等历来承担着国家重点发展任务的央企、国企一直是园区发展蕞坚强的基石。与此同时,一批同样有着家国情怀的创新型民营企业也在这里成长起来。在今年全市前100 硬核科技企业中,莘庄工业区的思源电器、思源清能、拓璞数控、兆维科技4家企业入围。

  “多年的深耕发展,莘庄工业区已经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曲峥介绍,通过国企带民企、大企带小企、党员带群众,打造重器“莘”方阵,构建发展共同体,既符合园区新发展阶段的实际,也是在踏踏实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有信心、有举措,与所有企业一起携手共同扛起重器‘莘’方阵的发展大旗。”

  据了解,为了让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单位进行更精准的对接,莘庄工业区还专门组建了链动服务、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三个专委会,推出需求、项目和资源3张清单,充分放大党建的平台效应。

  链动服务专委会主要是依托闵行区级虹领服务团力量,组建莘庄工业区链动服务团,优化“企业吹哨、干部报到”工作机制,遴选首批9名园区党员骨干“一对一”定点服务9家成员单位,开展1人定点服务、5人组团答疑和9人聚力帮扶,构建高效政务环境。

  金融服务专委会则是在区级金融服务专委会的支持下,建立金融服务常态化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纾困助企力度,聚焦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助力金融机构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创新服务专委会则是以莘庄工业区特色孵化平台和文创示范园区为载体,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供个性化、低成本、全方位、全周期的高效创业孵化服务,助力创新项目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化能力,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

  不仅如此,莘庄工业区还设立了协同创新中心,帮助有意愿的企业更好地找到生态链、找到合作伙伴、找到发展机遇。园区打造的“用、产、学、研、媒”创新合作系统工程,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用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新变化,在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等环节进行系统合作,通过实现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蕞终应用的对接与耦合,促使传统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上再一次深化。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军事数字化仿真技术开发的科技企业,旨在研发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军事推演仿真平台。”在活动现场,上海卡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赵秀锦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公司“虚拟战场分布式仿真平台”,“通过产业集群党建带动,希望未来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领域,提供预演评估、测试验证、模拟训练和国防教育方向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闵行区枢纽党建·在线会客厅还专门开设了莘庄工业区频道,将围绕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主题,开设嘉宾访谈、线上培训、在线论坛、政企对话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链上企业资源统筹集成、融合共享。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rent.sh.cn/index.php/post/533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闵行区现代服务业政策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闵行区现代服务业政策的通知

  各街镇(莘庄工业区)、园区(商务区)、企业:   根据《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闵府规发〔2021〕1号)及配套操作细则精神,区经委开始组织实施2022年度闵行区现代服务业政策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民营企业总部、市贸易型总部、市民营企业总部型机构...

闵行19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150亿元

闵行19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150亿元

  日前,闵行区召开投资促进工作大会,紫光集团、中信泰富、简单充等19家企业与闵行区各街镇、园区、区属公司集中签约,宣告19个产业项目正式落户闵行,项目总投资额146.62亿元,涉及人工智能、现代金融、科技服务、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据悉,本次大会上的签约项目,均是疫情以来新增落地的项目,也是闵行区在疫情期间坚持招商引资“不断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结果。  ...

总投资额达8223亿元!42个重点产业导向项目集中签约上海闵行

总投资额达8223亿元!42个重点产业导向项目集中签约上海闵行

  2022年2月23日,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之时,“投资闵行月月签”系列活动第10期在虹桥品汇举办,上海闵行区与万生华态、巨人能源、通正集团、忽米科技、稷迪半导体等4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82.23亿元。   自2020年9月起,闵行在上海市范围内率先举办“投资闵行月月签”系列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0期,签约项目总计379个,计划投...

闵行区特色产业园区2022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闵行区特色产业园区2022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街道、镇、产业园区、相关园区:   根据《闵行区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闵经委发〔2021〕19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促进园区高端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产业新生态,将于近期开展2022年度闵行区特色产业园区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合规性:竣...

【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项目申报政策汇编

【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项目申报政策汇编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项目申报政策汇编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中部,形似一把“钥匙”,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中心位置地理坐标:北纬31°5′,东经121°25′;总...

2022年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2022年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年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根据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意见》(闵府规发〔2019〕1号)的通知要求,2022年度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

申报2021年度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2021年度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申报2021年度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   根据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意见》(闵府规发〔2019〕1号)的通知要求,2021年度闵行区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和民生科技计划项目...

闵行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闵行18条”新增设备投资专项

闵行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闵行18条”新增设备投资专项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闵行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闵行18条”新增设备投资专项   一、2022年度闵行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主要包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装备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推动制造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