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厂房出租信息 > 正文内容

航宇伺服亮相2025上海装备展:以“零缺陷”伺服赋能高端装备升级

  2025年4月12日,上海国防科技工业装备与信息技术博览会圆满结束。作为伺服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北京航宇伺服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国产化创新成果参展,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发现者》栏目外景主持人曾静、编导李伟对企业联合创始人赵国平博士做了专题采访,深入探讨其技术突破、产业布局及未来战略。

  技术成果与合作方向:国产伺服系统的“高精尖”突围

  此次参展,航宇伺服重点展示了40KW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电动伺服系统和无人机高可靠操控系统。前者配套于“引力1号”火箭,成功完成首飞验证,其功率和响应速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后者采用双冗余设计,即使单系统故障仍能保障无人机安全飞行,显著提升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赵国平表示,公司希望通过展会传递两大方向:一是推动伺服技术从“国内市场”迈向“国际市场”,二是深化与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助力国产装备智能化升级。

  长三角一体化与“一带一路”:伺服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航宇伺服正与上海、江苏等地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伺服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和智能诊断系统研发。赵国平指出:“长三角集聚了商业火箭、无人机产业集群,我们的伺服系统可为其提供‘神经中枢’级控制能力,例如提升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实时性,或优化无人机物流配送的路径规划效率。” 面向“一带一路”,公司计划通过技术输出与海外市场定制化服务,推动国产伺服标准国际化,例如为沿线国家卫星导航、边境安防等领域提供适配性解决方案。

  国产化替代与性能超越:从“跟跑”到“领跑”

  航宇伺服已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其产品在三大关键指标上超越国际竞品:

  响应速度:电动伺服系统较传统液压技术提速30%,实现毫秒级精准调控;极端环境适应性:-50℃至125℃宽温域稳定运行,耐受高振动、强电磁干扰;可靠性:双冗余设计使无人机舵机故障率降至百万分之一,满足航天级“零缺陷”要求。赵国平特别提到,某型5吨级无人机采用该技术后,连续完成高原、海上复杂环境试飞,验证了国产伺服系统的极限性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张建华到展位指导

  破解“卡脖子”难题:从材料到算法的全链条创新

  在多次飞行任务成功的背后,技术团队攻克了多项瓶颈,设计瓶颈:自主研发热自主均衡设计理论技术,解决高功率伺服系统散热难题;算法瓶颈:开发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算法,提升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的动态响应精度;工艺瓶颈:引入航天级精密装配工艺,确保微米级零件配合精度。赵国平感慨:“这些突破不仅依赖技术积累,更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每一个细节都经上千次试验验证。”

  “国家队”基因:从科研到产品的“零缺陷”转化

  核心团队源自航天科研院所的“国家队”背景,为航宇伺服注入了独特的质量管理基因:

  标准体系:沿用航天型号产品的“双五归零”标准(技术和管理问题100%闭环);流程管控:从设计到交付全周期引入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人才机制:设立“航天导师制”,由资深专家带队攻克工程化难题。赵国平强调:“航天人‘一次成功’的理念,让我们在民品领域同样坚持‘零缺陷’交付。”

  空天一体化与军民融合:伺服技术的未来图景

  “十四五”规划下,航宇伺服正拓展三大新兴领域:

  卫星导航:研发低轨卫星姿态控制伺服系统,支撑星座组网;智能机器人:开发仿生关节伺服模组,提升特种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军民融合:将航天级伺服技术转化为风电变桨控制、深海机器人等民用场景解决方案。赵国平展望:“伺服技术将成为连接空天与地面、军用与民用的关键纽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向‘高可靠、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2025上海国防展上,北京航宇伺服科技以硬核技术展现了商业航空航天伺服系统的崛起之势。在“国家队”底蕴与市场化创新的双轮驱动下,这家企业正书写着中国高端装备自主可控的新篇章。正如赵国平所言:“因技术封锁,我国老一代航天人从一开始就走的自力更生的道路,国家的未来将由我们自己去定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rent.sh.cn/index.php/post/1306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湖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

湖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

  网讯(记者覃秘)“今年1—8月,湖北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3170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在9月25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峰介绍。   近年来,湖北省加速实施科技攻关,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全球蕞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打破国外垄断,九轴六联...

广联航空:与上海临港新片区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广联航空:与上海临港新片区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SZ 300900,收盘价:19.89元)10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推进高端产业链建设,全面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形成新片区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充分沟通交流,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意愿,双方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长期、持续、全面的深度战略合作,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实。   2023年1至12月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占比9...

看上海电气能源装备转型的大国之道

看上海电气能源装备转型的大国之道

  西藏日喀则,日照充足。在桑珠孜区,一片占地1646亩的园区被光伏板覆盖,从这里发出的电一年可达到1亿千瓦时,如果换算成火电,约等于3.06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这是参与的西藏朗明桑珠孜区12.5兆瓦/100兆瓦时光储综合示范   从中国东部蕞发达的城市上海走来,西藏日喀则位于高原屋脊,祖国西南边陲。连接起两地的是一条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公路——318国道。...

上海将依托“大零号湾”打造养老硬科技产业集群

上海将依托“大零号湾”打造养老硬科技产业集群

  网讯(记者邓贞)近日,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首批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涉及生活辅助、健康服务、康复辅助、安全监护、照护服务及情感慰藉等领域的9家企业集中签约入驻。   据了解,入驻签约的企业有中进宏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叁联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靠福祉(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际知医疗科技有限公...

央企赋能制造强国向智向绿向新发展

央企赋能制造强国向智向绿向新发展

  在当前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智能装备作为制造业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的象征,更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高端智能装备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央企业应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报联合发起策划的“价值与投资”活动在上海证券报北方中心举行。围绕“央企赋能...

上海区域发展规划_城市发展规划_中国地区发展规划_区域经济-前瞻网

上海区域发展规划_城市发展规划_中国地区发展规划_区域经济-前瞻网

  前瞻网区域经济区域发展规划   上海 区域发展规划(共27篇)   中国首部自贸区仲裁规则在上海颁布   2014-04-08 17:04   [ 上海 ]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在上海颁布,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自贸区仲裁规则,标志着...   ...

宝山区“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作为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在第二十四届工博会发布

宝山区“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作为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在第二十四届工博会发布

  近日,2024年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赋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将持续至9月28日。开幕式上,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重磅发布,宝山区主导发展“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出席活动。...

海内外企业重磅并购迭出高端装备产业外延扩张动能强

海内外企业重磅并购迭出高端装备产业外延扩张动能强

  内生式发展之余,多家高端装备产业巨头亦相中外延式增长。近日,工控巨头艾默生宣布,拟以每股240美元的现金收购艾斯本剩余股份。据此计算,艾斯本完全稀释后的市值为153亿美元,其蕞新市值已涨至156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艾斯本将成为艾默生的全资子公司,从而增强其在流程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的竞争力。   将视线转向A股市场,多家来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也于近期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