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企业千亿收入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实现新突破︱上海产业集群
产业新高地,仅徐汇一区已聚集近千家企业,年收入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9月24日,上海发布首批11个“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倡区区分工、聚焦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近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多方深入上海各区,调研上海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蕞新进展。
以徐汇区主导的“(大模型)”千亿产业集群为例,从2018年首届人工智能大会开始,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聚集了近千家人工智能企业,预计今年收入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聚集了超过200家大模型重点企业,区内备案的大模型数量达到23个,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商汤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稀宇科技的MiniMax-ABAB大模型、阶跃星辰的阶跃大模型等底座基础大模型。
“市区协同”的另一重要举措是由市区两级共同搭建平台,承担“语料”的处理成本。
数字经济的核心优势之一是边际成本无限趋向于0,但作为人工智能发展要素之一的“语料”,对其标注及清洗的投入却是刚性的,由市区两级承担这一成本有利于从更规模、更经济的角度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语料服务,支持该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
商汤科技的copilot产品负责人贾安亚在接受头部财经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软件研发能效提升、历史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和快速迭代,以及打破企业内部的知识壁垒和信息孤岛等方面。以其产品“办公小浣熊”为例,现有的多源异构数据解析能力可将繁杂的表格、文件等项目数据的导入、清洗、运算和分析的周期从平均6个月压缩为1至2个月。
算力支持是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要素,“要把算力变为像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资源,”无问芯穹硬件技术负责人曾书霖对头部财经表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稳居全球第二,截至2023年底,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810万标准机架。
但这一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大模型公司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
无问芯穹作为一家AI基础设施提供商,打造了一种创新的“M×N”模式,通过连接M种大模型和N种芯片,有效提升了算力的利用率,为解决“算力荒”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目前,无问芯穹的无穹Infini-AI平台已经能够支持包括英伟达、AMD、天数智芯、沐曦、摩尔线程等品牌在内的芯片。
在具体应用层面,开发出知名音乐和视频AI创作软件“海螺AI”的稀宇科技(MiniMax)副总裁刘华对头部财经表示,作为国内头部梯队的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可以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为国外的客户提供中国的大模型方案。
“民生,是人工智能落地的蕞好场景”,联影智能副总裁杨向荣在接受头部财经采访时说到,在医疗设备领域,联影智能已经推出了全球首个CT放疗一体机。CT放疗一体机可将CT和放疗两个流程合并到同一天,整个过程从二三十天缩短到20分钟左右完成。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转型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工业用地资源有限。随着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诞生,办公、制造一体的载体需求更加突出。
漕河泾开发区徐汇事业部总经理周羽介绍说,“部分企业虽然办公、研发、测试等环节在开发区,但因为没有合适的生产载体,部分产线已外迁;也有的企业虽有产线,但因载体不融合,产线与办公研发分散、没有集中。”
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徐汇区正在积极推动的“工业上楼”项目。
通过存量更新和“工业上楼”,进一步拓展办公空间,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新模式。
“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我们在推进‘工业上楼’过程中也是‘一企一策’,根据不同情况制订解决方案。”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由于老楼已经无法承载更多智能化新设备,老凤祥总部改造成为徐汇区的头部个“工业上楼”项目,预计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在原址上改建的新大楼建筑高度达到78米,占地面积一公顷左右,改造后的容积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5,改造后的总部将成为集生产、办公、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工业园。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